5月16日上午
在長江宜昌段宜萬鐵路
宜昌長江大橋
下游側50多米處滔滔江流中
宜涪高鐵宜昌長江公鐵大橋主塔8號墩
首樁順利開鉆
標志著由長江沿岸鐵路集團湖北公司建設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設計
中鐵上海院先行建設監(jiān)理公司監(jiān)理
中鐵大橋局施工的
宜涪高鐵宜昌長江公鐵大橋
拉開全面施工序幕
創(chuàng)造了宜涪高鐵湖北段
全線第一項主體工程正式開工新紀錄
未來這座公鐵軌三用最大跨度的
世界級鋼桁梁斜拉橋將飛跨長江天塹
宜涪高鐵宜昌長江公鐵大橋全長2781.9米
按四線高速鐵路+六車道市政道路+
兩線軌道交通標準設計
其中
主橋最高塔246米
采用主跨800米四索面鋼桁梁斜拉橋
橋跨布置
(101.5+262.5+800+297.5+101.5)米=1563米
備用通航孔橋采用鋼桁梁連續(xù)梁橋
橋跨布置為
(99.5+98+98+168+85)米=548.5米
北岸鐵路引橋長140米
南岸鐵路引橋長530.4米
均采用支架現(xiàn)澆梁
宜昌長江公鐵大橋
是宜涪高鐵全線的關鍵控制性工程
首創(chuàng)四索面四主桁鋼桁梁結構新體系
首座獨柱式鋼混組合混合橋塔的鐵路斜拉橋
世界首座鐵路在上
公路及軌道交通在下的
最大跨度三用鋼桁梁斜拉橋
大橋是集鐵路、公路、軌道交通
于一體的大跨度斜拉橋
四線鐵路按高速鐵路設計
兩線軌道交通按時速80公里設計
雙向6車道
設計時速60公里
這一標準在同類橋梁中居“世界第一”
宜昌長江公鐵大橋共有595根鉆孔樁
其中8號主塔墩設計為直徑3米
樁長35米的鉆孔樁42根
該墩鉆孔樁覆蓋層為稍密-中密卵石土
持力層為弱風化砂巖夾泥巖
卵石土厚約17米
卵石含量達60%
粒徑為60至200毫米
漂石含量約15%
最大粒徑達500毫米
復雜的地質條件
大大增加了大直徑鉆孔樁
鉆孔平臺、棧橋等施工難度
為攻克超大直徑鉆孔樁
深厚大粒徑卵石覆蓋層砂巖基礎施工難題
中鐵大橋局采用
工具護筒引孔換填+永久護筒跟進方案
完善工藝工法
層層技術交底
嚴格落實開工標準化各項要求
現(xiàn)場作業(yè)時
通過泥漿護壁+旋挖鉆完成成孔施工
巖層部分采用四級擴孔鉆
進至設計樁底標高
鉆孔完成后依次下放鋼筋籠
安裝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嚴控樁基施工質量
努力以精雕細琢和匠心品質
實現(xiàn)首件必優(yōu)、一次成優(yōu)、全部成優(yōu)目標
進場以來
中鐵大橋局牢記
嚴守誠信、引領示范
質量核心、雙標共建建設理念
遵循管理制度標準化
人員配備標準化
現(xiàn)場管理標準化
過程控制標準化
始終把質量擺在最核心位置
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堅持工廠化作業(yè)、機械化控制
信息化監(jiān)控、智能化管理
高起點策劃、高標準開局
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建設
在建設,設計,監(jiān)理單位
及地方各級政府的
悉心指導與大力支持下
率先在全線完成中心試驗室
砼拌和站、鋼筋加工廠的
建設及驗收
并成為首個標準化驗收通過標段
首個鉆孔樁開鉆標段
宜昌長江公鐵大橋
橋位平行于既有宜萬鐵路橋下游
中心間距僅56.5米(邊緣凈距21.3米)
新建橋梁大型吊裝多
鄰近營業(yè)線安全防護要求高
施工風險高
該橋上部結構施工作業(yè)面均高于既有線梁面
施工安全風險大,管控要求高
大型塔式吊機裝備式大節(jié)段鋼塔吊裝
極大減少現(xiàn)場作業(yè)時間
更好保證施工質量
降低營業(yè)線施工風險
橋址處于中華鱘核心保護區(qū)
周邊生態(tài)敏感區(qū)眾多
大橋橫跨胭脂壩上有世界瀕危植物疏花水柏枝
施工既要降低對中華鱘的影響
又要保護好珍稀植物
生態(tài)保護要求高
且施工區(qū)域臨近市區(qū)
環(huán)保水保綠色施工要求高
為此
中鐵大橋局集中優(yōu)秀建橋人才資源
依靠雄厚的專業(yè)優(yōu)勢
集思廣益地開展了
大節(jié)段四主桁長距離頂推施工技術創(chuàng)新
千噸級大節(jié)段四索面四主桁
懸臂施工控制技術等科技攻關
擬采用基于BIM的智能與綠色建造技術
創(chuàng)新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橋面板
不斷提高我國高鐵橋梁建設管理水平
項目鏈接
宜涪高鐵宜昌長江公鐵大橋是國家《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guī)劃》(2020-2035)中重要交通項目,是國家中長期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滬渝蓉高鐵、呼南高鐵共用的過江通道。該橋是建設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來建成后對完善我國鐵路網絡布局,構建宜昌交通樞紐,加速湖北省“一主兩副”發(fā)展戰(zhàn)略,促進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完善宜昌市過江路網及城市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宜涪高鐵(湖北段)線路總長330.121千米,其中橋梁108座54.392千米、隧道74座258.028千米,橋隧占比94.6%;正線路基長17.762千米,占線路比例為5.4%。設長陽東、五峰、后河、鶴峰、木栗、恩施南、利川7座車站,設計時速為350公里的高速鐵路。
監(jiān)制|舒智明
審核|祁曙光
編輯|羅夢露
文字|劉 勇 孫東勛 申世靖 高 照
圖片|羅 鋼 孫東勛
【相關推薦】
張敏與陜西交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孔慶學舉行會談
76.4米×76.4米×43米!漢南長江大橋北錨碇沉井首次下沉
智造長江新地標!漢南長江大橋背后的科技與匠心密碼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