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工程機械網> 工程機械資訊> 行業(yè) > 央視深度報道“中煤雷奧”氣膜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

央視深度報道“中煤雷奧”氣膜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

語音播報
點擊播放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直播間》以“我國首批五座9000噸級氣膜糧倉充氣成型“探訪亞洲最大氣膜儲煤倉”為題,深度報道中國中煤所屬建設集團六十八公司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氣膜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

5月5日,在湖南長沙,我國首批5座9000噸級氣膜糧倉充氣成型,標志著我國第四代新型糧倉正式進入實踐應用階段。

中國中煤所屬建設集團六十八公司參與研發(fā)設計、獨家承建的我國首批五座9000噸級氣膜糧倉充氣成型

隨著最后一座氣膜倉充氣成型,5座白色的糧倉并排佇立。每座直徑24米、高達33米,一座倉就可儲糧9000噸,可以滿足2300萬人一天的口糧,標志著我國糧食倉儲設施的迭代升級。

中儲糧成都儲藏研究院工程設計中心主任 王躍:氣膜倉最特別的就是它給傳統糧倉穿上了一件雨衣和棉衣。對糧食的儲存來說,氣密性達到國家高標準糧倉要求的6倍以上,保溫隔熱性能是傳統淺圓倉的3倍以上。

除了最外面的氣膜層,里面還有起支撐作用的鋼筋混凝土層、起保溫隔熱作用的聚氨酯層。投入使用后,糧堆內均勻分布著許多傳感器,可以實現對整倉糧食溫度的全方位實時監(jiān)控。

中央儲備糧長沙直屬庫副總經理 王耀武:相比傳統倉型,氣膜倉儲存谷物空調控溫能耗降低50%,我們在氣膜倉內集成了氮氣氣調技術,把高純度氮氣注入氣膜倉內部,營造一個幾乎無氧的環(huán)境,能很好地防治害蟲,確保糧食品質。

工作人員介紹,氣膜倉好處多多,不僅防水、保溫、氣密性高,建成后實際運維成本和傳統糧倉相比,也能下降30%。

中煤建設集團六十八公司氣膜倉項目負責人 金峰:氣膜倉的保溫層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層都是在充氣成型的氣膜內施工建設,完全不受雨雪大風等惡劣天氣影響,傳統需要上百人施工,現在只需要18人左右。和上一代淺圓倉相比,施工周期縮短1/4。

這5座9000噸級的氣膜倉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全部竣工,明年2月投入使用。屆時將更好地保障庫區(qū)儲存糧食的質量和安全。

氣膜倉除了守護我們的大國糧倉,還在國家能源保供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陜西榆林,有一個亞洲最大的超級氣膜倉,它是用來裝什么的呢?我們去現場看看。

你能猜到這個巨大的筒倉是用來干嘛的嗎?我現在是在亞洲最大氣膜儲煤倉的頂部。它的高度超過65米,直徑達66米,可儲煤10萬噸,儲煤量相當于三四個傳統的儲煤倉,可節(jié)約大量占地。如果按一節(jié)車皮裝載70噸煤計算,這一個氣膜倉就可以儲存1400多節(jié)車皮的煤炭。

中煤建設集團六十八公司氣膜倉項目負責人 金峰:整個氣膜倉最外面的膜材是高分子材料,充氣一體化成型后,就像穿上了一件雨衣,不受惡劣天氣影響,更有利于內部鋼筋混凝土內壁的施工,加上機械化應用程度更高,工期可縮短30%。施工人員也從原來的200多人,下降到約30人。

外面這層氣膜可不簡單,不僅防水、耐高溫,它還抗酸堿腐蝕。使用壽命和傳統煤倉一樣,可達50年。

現在我進到了頂倉的內部。外面是潔白的倉體,但是里面裝的卻是黑色的煤炭,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里是傳送帶的終點,同時是煤炭進入儲煤倉的入口。煤炭從600多米的地下經過3000多米長的皮帶,源源不斷地傳送到約60米高的倉頂,從這個入口處傾瀉而下。

由于現在已經進入生產運營階段,里面儲存了大量的煤炭,我們無法下到倉內拍攝。但是工作人員告訴我,和傳統煤倉相比,這里面無梁無柱,一體化成型,空間利用率增加了30%,這也就意味著能裝更多的煤。由于有了外面氣膜層,能讓倉內更好保持恒溫恒濕。

除了外面的氣膜層,整個倉壁還包括內部聚氨酯保溫層和鋼筋混凝土層。頂部的一體化成型穹頂實現了傳統儲煤倉無法解決的大跨度屋頂的難題,滿足了大容量儲煤需求。

在倉的底部,有20個閘門,可以高效地將儲煤通過傳送帶運出。整個過程全封閉,而且綠色、清潔、安全、高效,實現了儲煤不見煤的先進環(huán)保工藝。

在調度大廳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氣膜倉接入了智能數字孿生系統,倉上倉下40多個傳感器確保倉內的溫度、瓦斯?jié)饬康劝踩a數據全都實時呈現在大屏上,一目了然。在這里,煤炭的儲、裝、運全流程實現了遠程智能操控,效率大幅提升。

全文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表情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